内蒙切换
新闻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实践 农牧区探索新型城镇化
2014
05/07
14:21

虽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很难照搬照抄,但鄂托克前旗的实践,给广大牧区城镇化带来三点启示。

进入鄂托克前旗牧区,扑面而来的不再是繁华与落后的强烈反差,不见泥泞的道路,更不见背井离乡的惆怅,只见一座座漂亮的平层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牧场主们在自家的草场上从事现代化生产,自然而和谐。

这个变化,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正在探索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记者最近在这个地处宁蒙陕三省区交界处的传统畜牧业大旗调研发现,通过三年的城乡统筹实践,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目中有人”的城镇化

鄂托克前旗位于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重点区域,是鄂尔多斯市向西开放的窗口,经过几年“赶超式”发展,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鄂尔多斯全市前列。

鄂托克前旗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立足于尊重农牧民意愿,给农牧民多种选择,而不是“被进城”、“被上楼”的城镇化。

“农牧民的新生活怎么设计,不能是政府一厢情愿地说了算,最终要得到农牧民的认可,一定得让农牧民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人。”鄂托克前旗旗委书记于新芳认为。

2012年年初,鄂托克前旗通过在嘎查村、各部门、各界代表、县处级领导等5个层面、7个场次的广泛征求意见和座谈,不断细化和完善配套政策,使农牧民都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如果选择转移进城,两个重点城镇——旗府所在地敖勒召其镇和工业重镇上海庙镇,是他们新的归属地。如果选择留居,有大型集中居住区——新型村庄,小型集中居住区——现代居民点以及散居——现代家庭农牧场三种布局。

50岁的陈占祥,原来居住在陶力嘎查,有9000多亩草场,由于缺水,草场沙化严重。他决定放弃养殖业,选择搬迁到城镇。他可以享受“六个一”配套政策,即,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享受一份教育奖励、领取一份土地收益,实现进城后能就业、能致富。

苏利迪嘎查的斯旺道尔吉,有2600亩草场,350亩水浇地,养着200头牛、400只羊。他选择留在草原上,就地实现城镇化。针对像斯旺道尔吉这样的牧户,政府对农牧业项目进行捆绑、集中投入,配套完善养殖棚圈、节水灌溉、农机具等生产设施,让留居农牧户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持续增收。

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

鄂托克前旗地广人稀,生产分散,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实施“集中发展”战略,形成集聚效应。在充分了解民意基础上制定的《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规划》中,资源、生产要素、人口、产业第一次被大力度地重新规划、集中整合。

分管城乡统筹工作的鄂托克前旗副书记韩玉飞认为,鄂托克前旗探索走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符合牧区的实际,注重自然发展的规律,不是政府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更不能一刀切。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据了解,为了保持蒙古族转移农牧民的文化习俗,旗政府在斥资1.5亿元建设的敖勒召其镇圣火文化主题公园里,又建起了大型敖包。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潘照东认为,鄂托克前旗摸索出了人口合理布局、生态自然恢复的牧区城镇化成功经验,带动了人口的有序转移和劳动力要素的重新整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以产业定转移科学规划

鄂托克前旗的城镇化,从一开始就注重规划,将城镇与农牧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力求形成新的城乡规划体系。于新芳介绍,通过主抓产业支撑和配套建设,转移农牧民,使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草牧场,使生产资料向业主集中,提高农牧业的规模经营水平,促进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到2015年,4万农牧民有2.5万要转移进城,让农牧民住得起、住得舒心,根本上需要有稳定的就业,最终还是要产业项目支撑。“产业先行”、“以产业定转移”的工作思路,成为鄂托克前旗城乡统筹的主旋律。

哈日图新型村庄是标准的以产业定居住的小型聚居区。沿乡村公路一线,根据产业特点和所处位置,三五户或七八户自由组合而成。通过土地资源整合,建成更具规模的水浇地,耕、种、播、收实现全程机械化,牧户大多加入合作社组织。

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落户,上海庙镇被定位于中国西部最有影响力的工业重镇,拥有一批高、精、深的工业大项目,年营业收入达135亿元,具备了以工补农的能力。上海庙镇也因此成为青壮年转移农牧民创业打拼的首选之城,吸引农牧民上万人。

旗政府所在地敖勒召其镇,因定位于打造极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名镇,文化产业等三产迅猛发展。聚集了1582名转移农牧民的巴音社区,依靠该镇较为发达的服务业,为农牧民们搭建起了创业平台。

为了给更多的转移农牧民提供产业支撑,敖勒召其镇正在加快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农畜产品加工园、农贸市场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