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新矿在沙漠中建起“国家级示范园区”
2014
03/06
21:11

 “像这样的精锐掘进队伍,新矿集团共有10支,现在有5支入蒙,说明我们正在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步伐。”新矿集团快速掘进三队队长高忠新告诉记者。2月19日,又有来自山东老矿区的5支快速掘进队301名矿工来到这里,使得新矿集团内蒙古基地建设人员超过了12000人。他们将在这片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土地上建设新的能源基地和国家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承担起新矿集团产业和人员转移的重任。

新矿集团20万职工和家属曾赖以生存的山东省内新汶和莱芜两个老矿区,目前正面临资源匮乏、成本攀升、人员安置负担沉重等诸多困难。特别是近年来煤炭市场不景气,使老矿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曾连续保持25年的千万吨煤炭产量将不可持续。

“上世纪末,我们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在内蒙古和新疆等8个省区争取到超过200亿吨煤炭资源储量。其中,在内蒙古上海庙西部矿区,新矿集团争取到的资源储量超过10亿吨,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上海庙矿区西部开发主体。我们的目标是在这里建设一座国家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承担起新矿集团产业和人员转移的重任。”新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文介绍。经过多年建设,新能源基地已具雏形,目前已有煤矿、大型选煤厂、焦化厂、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和机械制造等项目投产。截至去年底,内蒙古基地资产总额达到114.62亿元,累计投资89.46亿元。

“新矿集团所有省外矿井建设都采取了与山东省内老矿井‘一对一’对口援建措施,通过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加快了建设进度,也转移了老矿区人员。”张文介绍。日前,又有两个经营和人员转移压力较大的老区矿井与内蒙古基地两个矿井结成对子,新矿井生产建设所需辅助、地面和后勤等各类人员,由结对矿井提供。

“依煤而电、依煤而化”,是新矿集团建设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全新思路,通过煤炭就地转化,拉长产业链方式,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成倍提升盈利能力。新矿集团内蒙古恒坤化工公司副经理李乃厚介绍,他们早在2012年底,就在国内第一家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出了合格的液化天然气,实现由传统能源企业向清洁能源企业的成功转型。目前装置处于连续、稳定、经济运行状态,产品已销往山东、河北、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李乃厚算了一笔账:“一座130万吨捣固焦项目,过去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全部以‘点天灯’方式白白烧掉,1小时要燃烧3.7万立方米,1天就损失30万元。现在全部得到转化,月产液化天然气5千吨。”

“煤矿建设到哪里,装备制造产业就紧跟到哪里,这是新矿集团一条产业配套发展原则。”在与煤矿濒临的装备制造公司,总经理郭淑兴介绍,“由于蒙宁煤化基地及周边煤矿众多,我们规划在此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煤矿成套装备制造基地,服务矿区规模6000万吨,年制造能力可达到15亿元规模水平。”去年,该公司产值和收入均超过3亿元。

“这种合作改变了以往单一依靠企业自身投资的模式,不仅解决了技术‘短板’,节省了投资,更有效规避了风险。”恒坤化工经理史元利介绍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化工设备进行节能改造,一分钱不用花就完成了需投资2亿多元的大项目。

这种扮演“项目召集人”角色式的合作方式,还被新矿人移植到了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和热电厂项目建设上。在年产1.2亿标准立方米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关键技术上,与英国一家公司进行了合作。2×35万千瓦热电厂则引入国电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将共同出资建设,双方可各自发挥手中掌握资源和管理、技术优势。

“我们力争‘十二五’末整个基地煤炭产能达到1500万吨、焦炭产能130万吨、煤焦油产能7万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1.2亿立方米、煤机装备服务矿区规模6000万吨。另外,我们将抓住两省区实施“蒙电入鲁”发展计划有利时机,建成2×35万千瓦热电厂。”新矿内蒙古能源公司总经理和富平介绍。目前正在生产的两个矿井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投产,新矿还将在此建设3个煤矿。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