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振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区的非公企业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再发展 迅猛发展 成为“占据半壁江山”的过程。
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颇具竞争力的企业,他们扎根本土,面向国内,迈向国际,与国内的行业巨头乃至国际大鳄们掰腕子、争份额,为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财政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013年,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提出以及多项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我区的非公经济即将迎来发展的又一春,占据经济领域大半边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
开始“顶天立地”
2012年末,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994.17亿元,占全区GDP的50%以上;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74.76亿元,占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0.82%;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1602.0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2.38%。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市,目前私营企业达到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超过12万户,注册资金突破1000亿元,有67万人在各类型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新增就业人数的90%在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岗位的重要领域。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呼和浩特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税收占76.8%,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主力军。
此外,非公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既为普通就业者的铺平就业路,更承载者创业者的创业梦,在拉动就业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我区个体工商户首次突破了100万;从业人员同比增长36.65%。上半年新增个体工商户99820户,新增从业人员30.27万人,同比增长12.74%、74.65%。
短板不容忽视
虽然我区非公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基于我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的现实,我区的非公经济发展仍有很多短板不容忽视。
据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分析数据显示,由于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不断攀升,将进一步压缩非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就不多的盈利空间。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非公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偏高,挤压收入和利润空间偏大,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内蒙古非公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而在对技术要求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垄断性较强的行业中,非公企业很难插手。如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中,非公经济涉足很少。此外,在我区上市公司中,非公工业企业数量更是微乎其微。
发展又逢新机遇
作为最具活力,最有创新意识,同时也是最关乎民生的经济领域,非公经济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正因如此,我区“8337”发展思路将“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抓手。
6月末,我区推出了《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这个被业内称为“非公70条”的文件,从准入条件、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收费政策、要素保障、政务环境等七个方面,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于光军认为,“非公70条”把重点放在了政策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改善两个方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社会管理,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内蒙古发展环境的全面提升。
近期,随着“金融十条”、“营改增”试点扩围、免征销售额不超过两万元的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等多项政策的出台,作为非公经济中的生力军——小微企业的活力将被深度激发。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已成定局,甚至连金融和能源行业的准入门槛,也开始对民间资本松动,随着上述政策的相继落地,我区非公经济将迎来又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