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脚下,黄河之滨,在古老而广袤的土默川平原上,一座驰骋“云端”的城市正在孕育新生、磅礴崛起,她就是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自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国家“东数西算”绿色算力中心、自治区人才科创中心、首府城市副中心,紧抓快干、奋力攻坚。立足产业优势,着力构建算数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临空经济产业链“四条产业链”。截至目前,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四上”企业34家,共引进相关制造业项目14个,引进算法孵化、人工智能、数据应用、运营运维类项目76个,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新区“新”,新在产业,新在人才
新区聚焦产业革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作为全国“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15万架,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120万台,通用算力规模达到1000P,引进落地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行、农行、建行、交行等10个项目;超级算力规模达到195P,引进落地了旷视科技、东方超算、国家气象局算力中心、青城之光4个项目;智能算力规模达到9100P,引进华为、并行科技、东方国信、光环新网等9个项目。华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开工建设,开启了绿电直供新里程。科拓动植物微生态制剂、华域生物等项目建成投产,科拓食用益生菌、韵达、申通等项目加快建设,“算力+产业”开创新模式、激发新业态、展现新活力。
新区聚焦人才引育,厚植发展“新”沃土。近年来,新区着力补齐补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加快人才科创中心建设,铺设人力资源服务“快车道”。人才创新谷建成投用,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内大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国家级蒙药制剂中心加快建设。自治区首家“数字化产教融合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蒙古云谷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投用,内蒙古人才控股集团、鲁州信科等50家企业签约入驻,匠成产教融合基地、易飞无人机培训基地、呼和浩特商贸职业培训学校等6个实习实训基地建成投用,人才引育水平持续提升。目前累计引进人才团队近50余个、集聚各类人才1.06万余人,在“精准育才、项目引才、平台聚才”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区“绿”,绿在生态,绿在科技
新区聚焦生态宜居,塑造美丽“新”形象。新区作为首府城市副中心,在规划成立之初,就锚定绿色之城建设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山两河、井字绿廊、多脉入城”的绿地系统格局,着力构建“新区-片区-社区”三级城市公园系统。近年来,云谷片区、空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优化,海绵城市、生态绿地体系等专项规划完成编制,绿色建筑、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利用、城市家具等工程加快实施。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验中学具备投用条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障性租赁住房一期主体完工,市职业教育园区加快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持续开展,道路和园林绿化养护更加精细,城市更加干净整洁,蓝绿交织、舒朗大气,绿色宜居的美丽新区正在从蓝图走进现实。
新区聚焦科技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新区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生命科技、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加快形成。自新区成功获批自治区首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有序推进,累计吸引西安交通大学光栅传感器制造技术刘红忠教授团队、北京工业大学高导热氮化物研发生产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 打印项目、天津工业大学圆柱导叶型集水装置智能制造项目、北京科技大学磁性纳米颗粒提取分离低浓度有价金属产业化等4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新区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能力稳步提升、成效显著。
绿色算力不断输出、人才引育持续提升、生态宜居显著改善、科创成果加速落地……和林格尔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上善作善成、永不止步。下一步,新区将坚持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算数产业、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将全面释放。与此同时,新区将聚焦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产业,为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