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石拐区重点项目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
09/09
10:16


引水入石项目加紧推进


包头大数据产业园


富力山项目


苏蒙实验学校


S211省道(喜桂图大道)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


光伏领跑者项目

初秋时节,761平方公里的石拐区大地上,一个个重点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一个个工地争分夺秒建设,让人无不感受到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所散发出来的强劲脉动。

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后劲……2020年,石拐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重点项目49个,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1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63.2%,完成进度居全市第二。一个个重点项目跑出了加速度,不断构筑起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加速融入主城区的“四梁八柱”。

近期,石拐区成立27个专班,包括重点工作专班14个、重点项目专班13个,这不仅意味着石拐区吹响推动重点工作落实、重点项目建设新的“铿锵号角”,更意味着石拐区凝聚智慧、集中力量加快推动深度融入包头市主城区、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决心。

◆产业转型提档升级

“石拐区光伏领跑者项目总投资43亿元,是包头市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现已全部并网发电,开始产生经济效益。”谈到光伏产业,石拐区发改委副主任姜山一脸骄傲神色。

2016年,国家能源局批复了第二批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技术基地规划,其中包头市石拐区实施500MW。据了解,该项目年发电量可达9亿度,每年实现产值5亿元,税收5300万元,清洁能源发电将占比全区社会用电的25%,可有效缓解当地用电问题。同时,项目既能发挥“林光互补”效应,促进生态修复,又能持续发展“板下经济”,带动种养殖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增收。

像光伏领跑者技术基地一样,一举多得的项目在石拐区还有很多。

70万吨高品质特种铁合金绿色基地、亚新隆顺废旧金属综合利用、10万吨煤制甲醇、煤层气勘探开发、4万吨新型保温材料、煤矸石黏土开发利用……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一个个项目建设全速推进,促进了钢铁、煤化工、合金材料等传统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有效推进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为积极践行国家“公改铁”战略部署,石拐区将重启包石铁路,这对于物流业、运输业、环保、节能、提效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促进地区兴旺发展。

“‘腾笼换鸟’‘老树发新芽’,是石拐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两大法宝。”石拐区商务与科技局局长刘志强说,“地区坚持新旧并重、旧中出新,通过引进智能制造、研发服务等高新技术项目,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着力做好现有产业的补链延链强链工作,有效助力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全域旅游遍地开花

近期,石拐区成立五当召景区、老区开发建设、历史文化研究会、城市形象提升等针对全域旅游发展专班,收集整理名人古迹历史资料,讲好、讲活石拐故事,深挖矿山、红色、民俗、长城、蒙藏等多元文化,打造五当召景区、喜桂图新区和老区三个重要支点,重塑旅游IP,构筑多种文旅业态相互支撑发展的地区旅游新高地,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擦亮全域旅游金字招牌,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自然山城、活力智城、魅力新城……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掷地有声”。

49个重点项目中,包头古城、五当召景区道路工程、花舞人间四季花谷等全域旅游业项目颇引人瞩目,特别是新晋“网红”包头古城项目占地面积683亩,总投资约3.5亿元,分三期建设,今年全力推进城墙底店、革命窑洞、老包头胜利路、蒙元文化博物馆等二期景点建设,进一步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游客体验,提升景区品质。

2019年开园至今,包头古城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带动就业人数千余人。

近年来,石拐区准确研判旅游业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新形势,围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目标,把地区作为“大景区”规划建设,打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旅游胜地,释放旅游产业推动地区全面转型功能。

如今,以五当召景区创“5A”、花舞人间、通用航空、包头古城、戎王羊绒产业园、喇嘛河生态景观、大青山影视基地、赵北长城等为内容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新画卷徐徐铺开,在旅游景区沿线的青山、新曙光、三岔口、缸房地等嘎查村,绘画写生、山樱桃保护采摘、五彩马铃薯种植、休闲农业小镇等新业态的培育发展,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景”。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持续激活,旅游目的地目标渐行渐近,有效吸引更多游客走进石拐区、重新认识石拐区,带动房地产、交通、餐饮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活力。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8月3日,石拐区人民政府与数字经济企业签订包括包头华为工业互联网云项目、包头市城市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和石拐区“政务服务+区块链”项目3个数字经济战略合作项目,其中,计划建设的包头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为包头市、石拐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景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石拐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共同投资启动的包头市工业云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展厅,将于年内完成。

8月31日,包头市人民政府与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签约仪式,中兴网信正式入驻位于石拐区的包头大数据产业园,发挥其在创新科技、智慧城市建设、资源整合及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通过在医疗、环保、城市运营中心等板块的建设和运营,预计总建设资金55亿元、计划五年内分三期完成“智慧包头”项目全部建设,推动包头市5G、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数据经济新业态和信息产业生态圈,打造国际领先、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城市,促进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市建设。

大数据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只是石拐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石拐区明确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制定了“一园牵引、三轴联动、条块结合、多元数据、协同共进”大数据发展思路。华为、为者常成、绘宇测绘、诚昊启元、智慧农科等40余个大数据项目落地包头大数据产业园,产业园初步形成集包头市城市大脑、综合展示、智慧运营、数字产业于一体的科技园区,已成为包头市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依托包头大数据产业园,石拐区大力推进AI技术、物联网、区块链、5G通信与实体经济结合,紧紧抓住华为、中兴、东软等大型知名企业入驻有利契机,紧盯华为工业互联网云数据、5G智慧云示范基地、包头市信息化创新体验(适配)中心、智慧医疗试点、区块链应用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让大数据产业项目发展成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石拐区发改委副主任郑利民说,“石拐区将大数据作为主导、主抓产业来发展,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创新奖’,成为自治区唯一的获奖地区,目前,越来越多知名企业向这里抛出了‘橄榄枝’。”

据了解,包头市智爱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5万千瓦云计算大数据项目等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接连在石拐区落地生根。

“中国草原数据谷”、包头“城市大脑”、“智慧新城”等正成为石拐区的新名片。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新学期,石拐区苏蒙实验学校因教育高质量发展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新生涌入,成为包头市及周边学生、家长目光的焦点。

作为石拐区民生类重点项目,苏蒙实验学校项目总投资5亿元,是石拐区近年来投资最大的教育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学生6000人。它的建设运行为石拐区提升教育综合竞争力和集聚人气提供了新动能。” 苏蒙实验学校校长陈茂林说。

除苏蒙实验学校外,石拐区即将引进的包头师范学院喜桂图新校区也备受市民关注。石拐区在建设高品质教育集聚区走出了重要一步,而恒大麓山庄园2300㎡社区幼儿园、睿德幼儿园、富力小学等项目建设,更是弥补了石拐区高端幼教及小学空白。自此,石拐区从幼儿园到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无一缺漏。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石拐区发展的终极目标。民生项目建设正是石拐区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的生动体现。

属于包头市民政福利园区精神理疗康复中心大楼、妇幼保健所系合作建设项目的石拐区人民医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是我市唯一一家真正康养结合的医院。石拐区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开工,预计将于今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打破石拐区只有卫生所无医院的现状,极大地方便石拐区群众的看病需求,进一步提升石拐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总投资1.2亿元的S211省道石拐段(喜桂图大街)改扩建项目,将于9月中下旬建成通车。“该项目不仅将大大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更是石拐区融入包头主城区迈出的重要一步。”石拐区住建局局长杨勇说,“项目的建成通车,将推动沿线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影响力,重新定义石拐城市格局。”

总投资1.4亿元的“引水入石”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石拐区提供700万立方米/年的工业用水和70万立方米/年的生活用水,助力石拐工业园区长远发展,同时可为喜桂图新区及管网沿线地区生态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提供部分用水需求,并减少全区地下水使用量,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依托推进路网建设、完善水网建设、强化电网建设、完善地下管网建设、提升互联网建设水平的“五网会战”,石拐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宜居,实力更加出色。

今年,石拐区喜桂图新区新建、续建房地产项目5个,其中包括亿元以上项目4个。恒大、富力、紫贵华府等休闲康养地产、旅游地产项目,以及配套建设养老、商业网点、农贸市场、便民市场、社区活动等惠民场所,正在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个个关系民生的项目建设,持续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实干为关键,石拐区扎实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在努力奋斗、砥砺前行中,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高质量转型发展势头强劲、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