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石拐区“生态+”推动三大产业华丽转型
2020
08/27
11:34

近年来

石拐区积极探索“生态+”

转型发展新路子

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生态+”模式为地区经济

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
    生态+农牧业,让乡村焕发生机 石拐区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鼓励引导农村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全区发展土地流转托管种植6000亩,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合力配置了生产要素。通过集中连片、集约管理的规模化经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和农牧民收入水平。三岔口嘎查托管面积2200多亩,覆盖了全村90%以上的村民,农户亩均分红达559元,土地托管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参与到合作社经营,53名参与打工的社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到8000元。 同时,大力支持希望德康生猪养殖循环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养殖业快速发展,全力打造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防疫治疗、统一回收销售”工作机制,坚持做到“农民职业化、养殖智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肥资源化、建设标准化”,推动生猪养殖业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现已建成两个农场,共销售生猪13000余头。因地制宜发展“飞地经济”,绍卜亥嘎查、白菜沟嘎查利用闲置棚圈联合发展肉羊养殖项目,目前存栏规模已达到520只。  石拐区充分挖掘村集体经济潜力,村集体经济全面开花。同步打响了“吉忽伦图”“五当粮品”“缸房地”等一批安全优质农牧业品牌,有效促进了全区农牧业绿色、健康、快速发展,持续推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生态+工业,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
石拐区运用新技术、新模式优化升级传统产业,让“老树发新芽”。重点推动70万吨高品质特种铁合金基地、亚新隆顺三期H型稀土钢转型升级、云海科技新型冶炼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一批民营钢铁企业工艺装备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特种钢、合金等产业链水平,提高园区亩均产出、亩均税收。

完善绿色生态环保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三高”产业,并围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建立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机制,强化污染防治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进污染防治和治理全覆盖。制定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20-2024)》,持续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加快推进瑞川水泥、北镁科技两家工矿企业在2020年底前完成退出,并抓好生态恢复工作。全面完成石拐区0.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和1万亩京津风沙源工程补绿工作,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13年的29.4%增加到2019年底的35.2%。

全面完成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投资7100万元二期烧结烟气治理超低排放项目等7项大气治理重点环保工程建设,从源头上强化污染源治理,同时,积极开展“环保利剑”大气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扬尘污染以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未按要求予以淘汰的燃煤设施,开展全面排查整治。

生态+旅游,擦亮全域旅游底色

 石拐区充分发挥本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绿色、开放、共建、共享”理念,推动“旅游+生态”向“生态+旅游”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

打造全域旅游精品景区,制定出台全域旅游三年行动方案,加速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花舞人间、戎王羊绒文化产业园分别获批国家4A级和2A级景区;花舞人间列入自治区规划重点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7D效果玻璃吊桥成为包头新晋网红打卡点;包头古城新增红色记忆馆、民俗美食街等项目……同时,建成了“五当驿站”旅游服务区,新建旅游厕所8座,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引水入石”、S211省道改扩建等项目的建设,为石拐区融入包头主城区加快了步伐,花舞人间二期项目以及恒大、富力等休闲康养地产项目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内涵,也为打造包头地区生态观光、康体休闲的好去处奠定了基础。

地区深挖矿山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长城文化,持续举办五当召旅游文化节、全国自行车邀请赛、全国风筝邀请赛、健步行、五彩马铃薯采摘节等文旅活动,促进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做得大、擦得亮、叫得响、传得开,让“生态+”思想为地区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小伙伴们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喜桂图”的完美蜕变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