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上空的穿越
大尖山一号隧道内的整体道床
张呼高铁正式开通,让首府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呼和浩特也从此开启了高铁环游模式,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张呼高铁顺利通车的背后,是许许多多高铁建设者日夜拼搏、努力付出,他们攻破一道道建设难题,为沿线各地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张呼高铁“绿色名片”
赛罕塔拉特大桥
据了解,在张呼高铁建设中,为了保护铁路沿线自然生态,建设者们专门为保护高铁途经的霸王河、黄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修建了赛罕塔拉特大桥,成为张呼高铁的一张“绿色名片”。
在乌兰察布市区北郊,有一条终年川流不息的河,就是纳尔松郭勒河,又称霸王河。霸王河自西向南绕过乌兰察布市,绵延百里,哺育着千顷良田。跨越霸王河的赛汉塔拉特大桥全长13.82公里,简支箱梁424孔。施工期间,为保证不破坏河道,在枯水期仍按水中墩措施进行施工,桥墩一侧设置水中施工道,道底部设置涵管,以确保两侧水流通行。为防止填料污染河道,水面线以上部分采用砂砾填筑,水位线以下采用草袋填筑。钻孔作业平台采用筑岛围堰,施工完毕后及时清除并恢复河道。
张呼高铁穿越的黄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60多平方公里,有野生植物196种、脊椎动物180种,是内蒙古西部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迁徙中转站。赛罕塔拉特大桥跨越黄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3公里多的最狭长地段,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设计上采用穿越实验区的走向及线路形式,在既没有道路又没有水渠的2.3公里路基上,设立了9个涵洞,每300米设置一个供动物通行的通道,确保线路左右水系、畜牧贯通,把对保护区整体生态系统分割、占地等影响降到最低。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施工过程中,铁路建设部门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将施工便道严格控制在铁路征地界内,少占土地,少毁植被;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使泥浆循环使用,减少废料垃圾;生活区均设在湿地以外,基础施工的泥浆、开挖土、施工垃圾等全部外运。弃土表面种植绿色植被覆盖,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
如今,张呼高铁赛罕塔拉特大桥与霸王河、黄旗海自然保护区浑然一体,宏伟壮观的橡胶坝,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水面,曲线优美的格宾网填块石生态护岸,与动物、鸟类和谐共生,美轮美奂、美不胜收,形成一道亮丽景观。
张呼高铁与长城的两次“握手”
张呼高铁286.8公里的建设中,与长城有两次不期而遇。
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与赵长城遗迹“十”字相交。赵长城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千年的风霜雨雪,虽然使它失去了往日的巍峨,走近只能依稀看到夯土层,但因其时代久远显得愈加弥足珍贵。为了保护长城遗址,建设单位提高1700余万元施工预算,放弃路堑通过方案,在与长城的交叉点上,建设了一个距离长城底部近6米、绵延440米的地下隧道,铁路途经此处顺势下沉,穿过长城后驶出。
烽火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烽火台遗址的保护对研究古代军事防御有重要的价值。在河北省怀安县的大尖山地区,张呼高铁建设受地形走向、地质结构等因素影响,明长城烽火台所在的山丘成为张呼高铁西进的必经之路。为了把高铁建设对长城的影响降到最低,铁路部门在施工前与国家文物局积极沟通联系,听取意见建议,合理设计建设方案,高铁建设向保护长城“低头”,高铁走势由逐渐抬升改为平稳下沉,最终将大尖山区域设计成为6个连续隧道,避免土方开挖破坏长城景观外貌。
沿线荒山变美景荒地变良田
张呼高铁穿越阴山山脉,隊道桥梁设计占比达到50%,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土渣。为減少水土流失、防止环境污染,铁路部门把弃土场精心建设成高铁沿线的风景线。
为了变废为宝,施工人员利用废渣把矿坑填平,经过平整和覆盖种植土,再种上树,一点一点改变沿途荒山。秦家夭弃土场占地69亩荒山,建设单位将绿化工程与高铁建设同步开展、同步实施,设置挡渣墙、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排水渠,确保两季山水顺畅流出;坡面平整覆盖种植土,平整后插撒苜蓿、羊草、大蒿草籽,排水渠附近种植灌木小叶荆棘、乔木油松,短短5年时间,让原本的荒地变成了青草泛绿,花树飘香的塞外美景。
梁小东是兴和县小坝子村的村民,自家的两亩地由于附近有个自然形成的冲沟,路不平,无法进行机械化耕种,完全是靠天吃饭,收成一直不怎么好。家门口修高铁,征用了梁小东家的这两亩地,他也拿到了补偿款。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张呼高铁这一路段施工完成后,铁路部门依据当地地理条件,又利用弃土渣把原来的大冲沟填平,覆盖适合耕种的腐殖土,修建田间水利设施,使过去108亩荒地完全符合耕种需求后,又无偿归还给了当地村民,每年可为当地居民増加收入上千元。
张呼高铁286.8公里,共设计60处弃渣场。高铁建成后,铁路部门为沿线百姓新增耕地、林地1900亩,弃渣填坑造地总利用率达到设计弃渣量的110%,创造价值近亿元,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贏。(记者苏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