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满满的收获。
2019年,我市实施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计划、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农业高效节水行动计划、奶业振兴行动计划、农牧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农牧业农村牧区创新性突破性工作计划等十大行动计划,全力助推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
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计划。开展生活垃圾治理。2019年全市新增垃圾箱等收储设施15200个,大小收集运输车辆319台。重点在7个旗县区(科区、开鲁、左中、后旗、库伦、扎旗、开发区)、11个苏木乡镇开展污水治理试点工作,8个试点已投入使用,3个试点正在建设,解决了15186户农牧民的污水处理问题。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先后在左中、后旗、科区、奈曼等地示范推广了一体化生物处理、三格化粪池处理、无动力蒸发处理、集中处理等户厕改造模式。推进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依托国家和自治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7个旗县区555个规模养殖场和31个大型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
实施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产业发展资金优先向贫困旗县倾斜。2019年,涉农涉牧产业发展资金约24亿元,其中向6个贫困旗县落实约21亿元,旗县产业发展资金向贫困嘎查村落实2.09亿元。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2万户、22.44万人,产业扶贫覆盖全市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进行利益联结,全市6个贫困旗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5家,其中与贫困户建立减贫带贫关系的龙头企业34家。
实施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截至目前,认定备案家庭农牧场423家,对2016年度家庭农牧场进行了三年定期审核,计划评定50个以上旗县级示范家庭农牧场。建立了家庭农牧场动态管理制度,完善了自治区级、旗县级示范家庭农牧场动态管理名录。推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各旗县市区计划创建旗县级示范社20个以上,正在按照程序评定。联合社已完成创建2家。对“空壳社”进行了清理,清理无农牧民成员参与的50家、无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的826家、因经营不善停止运营的929家。
实施农业高效节水行动计划。今年先后在科区、左中召开全市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现场推进会,并承办了中国·通辽玉米黄金带绿色优质高效节水技术论坛和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按照连片规划、整村整镇建设的思路,每个旗县集中建设核心区,打造2——3个示范区、样板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共规划打造1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核心区10个,3——5万亩核心区15个。示范区内大力推行农业节水科技创新和集成技术应用,与中国农科院、水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灌溉制度、作物品种、水肥耦合、绿色防控等试验研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升级。
实施奶业振兴行动计划。在科区、开鲁县、开发区建设荷斯坦奶牛优势产区,在扎旗、后旗、左中、库伦和奈曼旗建设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优质产区,奶牛总数达到了22.3万头,其中荷斯坦奶牛2.7万头,西门塔尔奶牛19.6万头。我市已培育国内排名100名以内的乳肉兼用优秀种公牛35头。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广奶牛标准13项,建设覆盖科区、开鲁等七个旗县的2.35万头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2%;依托国家和自治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对现有26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以上。
实施农牧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种植业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围绕无膜浅埋滴灌等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全市共开展培训班1745场次,涉及95个乡镇场,共计培训近20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20余万份。全市共落实标准化种植基地830万亩,其中玉米落实785万亩,较上年增加102万亩,标准化技术覆盖率达到52.86%,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畜牧业方面,印发《通辽市2019年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已创建国家级示范场2个,自治区级示范场1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8%。
实施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从加拿大进口种牛胚胎500枚,科尔沁肉牛种业公司生产后备种牛92头、牛胚胎1000枚,年内可生产后备种牛130头以上。通辽京缘公司种公牛存栏139头,年生产优质肉牛冻精200万支以上。在左中、库伦、奈曼旗等国家级贫困旗各扶持建设3个种羊场,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供种能力2000只。实施蒙古马保种工程,对全市的8854匹蒙古马进行登记造册,鉴定分析核实后,进行补贴。扶持建设保种场1个,正在进行选址筹备工作。我市积极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全市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实施科学施肥技术,化肥用量控制在60万吨以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90%以上。
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在2019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评价通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活动中,“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开鲁红干椒”“库伦荞麦”四个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达到了301.6亿元、230.3亿元、19.64亿元和11.29亿元。其中,“科尔沁牛”在2019年1月被农业农村部等9部委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积极开展品牌宣传推介活动。2019年市委政府预算投入200万元,支持开展农博会、展销会,扩大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截至9月底,在广州、包头、长春、呼伦贝尔、乌兰察布、上海等地参展了农博会,共签订意向订单20份,总价值约8000万元。
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针对地区重点产品、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市25个农产品生产基地、9个屠宰企业、7个农贸市场共抽取12000余批次农畜水产品(定量1151)。其中,农产品定量检测854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合格率99.1%。畜产品定量检测297批次,合格率100%。我市严格落实监管体系建设。在原有21个标准化乡镇监管站的基础上,建设8个标准化乡镇监管站,其中科区2个、库伦旗2个、左中、后旗、奈曼、扎旗各1个。
实施农牧业农村牧区创新性突破性工作计划。印发了《通辽市开展农村牧区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方案》,各地已颁发经营权证书共计50余万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90%以上。已整理出“三级”综合管理类档案8934件,确权登记类档案473822卷,纠纷类档案573卷,特殊载体类档案1367件,正在开展土地确权“回头看”收尾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开展。全市2122个嘎查村已全部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市近400个嘎查村完成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记者 杨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