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让复垦区变良田
2019
12/13
21:00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复垦区一隅

  这里,是景区,也是矿区;是煤矿,更是花园。

  走进国家能源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满眼绿色映入眼帘,这绿中最吸引人注意的是一排排高大挺拔有年代感的杨树。一路走向矿坑附近,杨树也越来越“年轻”,甚至有今年刚刚栽种的,树苗虽小却迎着风健康地摇曳着。这些不同年龄的杨树,正是国家能源准能集团复垦绿化最好的“标注”。

  栽种的第一批杨树,要追溯到30年前。1989年,我国开始实施《土地复垦规定》,作为煤炭生产企业,国家能源准能集团进行复垦可谓“难上加难”。这缘于公司所处的准格尔矿区生态脆弱,中间高、四周低的地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当时要开采的黑岱沟煤矿更是植被稀疏、沟壑纵横,被形象地称作“鸡爪子山”。

  一边是响应和执行国家政策,一边是露天采矿对本就脆弱的环境扰动不可避免,这两难问题该如何解决?

  在对矿区进行复垦的过程中,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准能把“鸡爪子山”下的煤炭挖出来以后,采用逐层回填的方式,将矿区原有的深层土回填到下部,再在上面覆以剥离出去的原有表土,经过回填,原来的“鸡爪子山”变成了平原。 “采矿过程中,我们将整个露天矿作为一个整体,在建设用地边界自然水流出口处修坝,使矿区内的水不外流,构筑起水土保持工程。然后,再通过表土采集堆存、岩石排弃压实、表土覆盖、土地覆盖、土地整形等一系列措施对矿山排土场进行改造,经过几年土地养育后,再种草、种树,复垦的土地才可成为良田。”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服务中心绿化队队长包全民介绍说。黑岱沟露天煤矿正式投入生产以来,矿区复垦率达到100%,植被覆盖率由原始地表的25%提高到80%以上。

  包全民2003年大学毕业到准能工作以后,黑岱沟露天煤矿就已经有了最初的绿色矿山建设模式。但一片片绿葱葱的树木长起来之后,准能发现复垦的思路不能“简单粗暴”。“在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为确保植物的成活率,1992年,公司便与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筛选出适合于这里生长的60多种植物。现在啊,我自己也成了种植专家,什么位置适合种什么植物是有讲究的。比如,坡面上种沙棘、柠条、沙打旺、豆科牧草等植物,固土能力强,能防止坡面被冲刷;平面上则适合种油松、新疆杨、沙棘和豆科牧草。”包全民说。

  如今,准能联合当地政府实施了复垦区的产业化运作,共同出资建立准格尔矿区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我们计划在复垦的土地上打造‘一心’即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一带’即景观大道观光带,‘六区’即现代生态养殖区、果树种植区、设施农业区、林下休闲区、小杂粮种植区和工业旅游区。”站在北排区已经建好的数十个农业大棚和1万平方米的牛羊养殖场边,准格尔矿区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建国述说着复垦区土地开发规划,“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些复垦区域的经济形成产业化。我们饲养的都是优等的肉牛,将来要逐步建立加工厂,对接市场进行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复垦区建立了肉牛繁育及养殖基地,有牛舍8座,牛1000余头,羊100多只,苜蓿种植7100亩,青贮玉米种植1000亩。

  截至2018年,准能共完成复垦总面积2739.28公顷,种植各种乔灌木6504.3万株,地被植物17.13平方公里,2014年,黑岱沟露天煤矿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同年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也入围了“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来过这里的人,都说这里是矿区,更像景区,是煤矿,更是花园。露天矿的开采保护甚至改善了生态,准能将“千沟万壑”的草地变成良田,也完成了保护生态的绿色梦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