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新开地乡:四件“怪事”折射农村发展新变化
2019
12/12
09:11

 “村子建在漫甸上,百姓住着茅草房,天天吃着返销粮,外出打工走四方。”这是过去流传于克什克腾旗新开地乡的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群众的生活状况。如今的新开地乡出了四件“怪事”,不仅反映了当地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历程,还折射出农村发展的新变化。
  怪事一:低产耕地受青睐
  新开地乡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南部,苇塘河和东都坤顿河流经该乡。前不久,记者来到该乡新开地村沟门组桦树洼的一块面积100多亩的坡耕地,只见新建的冷棚整齐排列、秩序井然,像一个个巨大的“白蘑菇”。新开地村主任牟连德说:“村里建了106栋这样的冷棚,用于出租种植香菇,一年一栋租金2000元。”他告诉记者,过去这块地由于产值低,土地承包时没人要,村里只好留下当机动地。自2018年以来,乡里引进发展食用菌产业,实施建一栋冷棚政府给补助5000元的政策。种植香菇仅五个月,每个棚纯收入可达2万余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受到村民的青睐。现在,村民在这里经营自己的种植产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过上富裕生活。
  怪事二:不种庄稼种药材
  立冬的前一天,记者来到新开地乡高地村委会门口,一股扑鼻的药味从院里飘了出来,只见40多名村民有说有笑地在广场上挑黄芪。他们把挑好的黄芪打成捆,一垛垛堆放整齐,等着收购药材的商人。高地村党支部书记徐莉云告诉记者,这些药材都是高地玉成农机农牧民合作社经理白玉成种的。合作社副经理白凤杰指着一垛垛药材说:“2016年,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由种植葵花、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转为种植中药材,以每亩地150元的价格租赁村民的旱地4200亩,种植黄芪和防风,年纯收入220万元,雇用工人60多人。”包村工作队长肖国勇说,高地玉成农机农牧民合作社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解决了村民“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的问题,还将土地承包费由每亩50元提高到150元,解决了村里闲散劳动力的工作问题,真是一举多得。
  怪事三:搭建冷棚不种菜
  记者在广华、双山子、红石砬等5个村的部分村组看到,村民在村旁、荒山、院里等开始建设冷棚,用于种植香菇。
  新开地乡副乡长高清伟说:“冷棚种植香菇比种植蔬菜强多了。在广华村,村干部用2000元承包了2个闲置冷棚种植香菇。四个多月时间,去除各项成本,纯收入4万多元。” 村干部的做法影响带动了村民,红石砬村村民魏国金在院里建起冷棚种植香菇,当年收入1.6万元。高地村村民王寿文在乡长赵会桐建议下,放弃以前在荒山上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改为发展香菇种植产业,实现了当年扭亏为盈。记者了解到,目前,食用菌产业项目已得到全乡群众的认可,形成了遍地开花之势。
  怪事四:退草退耕把树栽
  秋末冬初,新开地乡苇塘河村史营子组机械开沟整地的隆隆声不时传来。据林工站长邢玉军介绍,今年秋季,该村史营子等几个组的村民申请退耕还林1200亩,现已规划整地,准备明年春天植树。他告诉记者,今年春天,乡政府就在新开地村大汗敖包的一块面积为6000亩的草牧场上实施全乡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沙源治理工程人工造林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采用机械开沟、人工栽植等方式栽种云杉、樟子松容器树苗,秋季验收成活率达到98%以上。
  提起退草退耕还林,新开地乡党委书记牟永国感慨地说,群众将草牧场视为“命根子”,几届乡党政领导想规划造林群众都不同意。今年春天,乡党政领导带领干部亲自去村组给群众开会,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转变群众的传统思想观念,实施退草退耕还林项目,发挥绿化荒山、防风固沙、改变人居生活环境等作用。
  分管林业的新开地乡副乡长王志刚说:“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变好了,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增强了,滥砍盗伐林木的人少了。全乡现有林地22万亩,其中仅退耕退草造林就达3.2万亩。”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