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 农牧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政策例行吹风会
2019
11/05
19:54

11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政策例行吹风会。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赵永华介绍了《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自治区农牧厅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包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乔洋出席吹风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政策例行吹风会

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 赵永华

(2019年11月5日)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各位多年来对我区农牧业机械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牧业机械是物化了的科技。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加快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一是农机装备再上新水平。2018年全区农牧机总动力达到3663.7万千瓦,比2017年底增长5.2%。拖拉机、各类联合收获机拥有量分别达到117.4万台和3.9万台,比2017年增长1.9%和10%。大型高端机械保有量逐年增长,机群机构逐步优化。二是机械化水平实现新提高。2018年,全区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预计分别达到92%、88%和69%,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同比提高0.5%,超过全国平均机械化水平17个百分点。三是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再上新台阶。2018年全区实施保护性耕作2092万亩,农机深松整地1614万亩,精少量播种7055万亩,玉米籽粒直收、马铃薯联合收获等取得明显进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地膜回收等得到有效推广。四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焕发新活力。全区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2720个,比2017年增加199个。以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开展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拓展领域,从耕播收作业延伸到全程机械化作业,从单一环节服务向全域托管服务发展,社会化服务比重预计达到48%,同比增长2%。农机合作社托管服务面积达到526.5万亩,其中全程托管服务面积334.9万亩。有58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

但当前农机化发展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机具居多,配套率偏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部分农机老化严重,更新换代乏力。二是农机门类品种有缺陷。粮油农作物机械装备饱和度高,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业饲养环节机械装备不足,特别是部分杂粮和特色农作物还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三是农机农艺融合还不深入。一些产业品种、栽培、装备不配套,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不能有效衔接;四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不协调。农机合作社数量大,农机社会化服务比重上升较快,但农机作业服务“一业独大”,农机维修、培训、技术服务等落后的格局没有改变。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精神,按照自治区政府要求,自治区农牧厅会同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通过开展座谈论证、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了16个自治区有关委、办、厅、局和有关专家、基层、企业的意见建议,并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做法,多次进行了修改完善,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10月30日以自治区政府文件正式印发实施。

《实施意见》紧紧结合自治区实际,牢牢把握我区东西耕地条件差异大,特色产业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和畜牧业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的特征,明确了各阶段农机化工作任务目标,并提出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服务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向全区发出了农机化装备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为农机化事业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实施意见》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区农机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动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牧业机械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牧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

在发展目标上,到2020年,通过招商引资、消化吸收、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农机总动力超过40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38%左右。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农牧业机械在自治区内和区外的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大。农机总动力稳定在5000万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经济特色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在工作举措上,一是通过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加强质量可靠性建设,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加快补齐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大力发展畜牧业机械化、协同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着力推进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三是通过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四是通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五是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便利程度、完善农机作业配套设施,持续改进农机作业基础条件;六是通过健全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从上述六个方面入手,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下一步,自治区农牧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

谢谢大家。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政策例行吹风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近日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在哪些方面突出了内蒙古的特点?

包洁:谢谢您的提问。2018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结合内蒙古实际,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在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上力求全面、具体、可操作,并着力突出内蒙古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高、新、实”三个字。

一是定位高。自治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两个阶段性目标,一是到2020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比全国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二是到2025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比全国目标高出12个百分点,经济特色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二是内容新。《实施意见》立足我区是畜牧业大区的实际,对推进畜牧业机械化进行了专门部署。在原有的推动牧草业机械化、饲养环节机械化和牧区生产生活机械化的基础上,又聚焦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将草原保护和修复的相关机具和技术纳入了畜牧业机械化的范畴,为我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可以说,《实施意见》的出台,对我区畜牧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在政策设计上有了突破和创新。

三是办法实。《实施意见》从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改善农机作业条件、加强农机人才培养、强化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即符合国家的要求,也符合内蒙古的实际,突出了的操作性和有效性,为全面落实国务院的部署,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抓手。

谢谢!

 

乳业时报记者: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推动我区农机化向全程全面转型升级发挥什么作用?有什么特点?

包洁: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区农机化工作的关心与关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是关系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进程和农机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应该说,这项政策的实施,为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产方式,为农牧业生产从人力畜力转变为机械动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希望各位到农村牧区广阔天地,走一走看一看,就会感受到这项政策的实施给我区农牧业生产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政策实施15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累计投入 124.7亿元,扶持农牧民和各类农牧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购置拖拉机、联合收货机达到47.4万台,配套机具83,2万套,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农牧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我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从全程机械化来看,我区小麦和水稻在耕播收三个环节上综合机械化率保持在98%以上,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从全面机械化来看,我区农牧业机械化领域开始逐步拓展,即从粮食作物机械化向经济作物延伸,从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延伸,从平原地区机械化向丘陵山区机械化扩展。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敞开补贴。目前,纳入我区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机具有11个大类、22个小类75个品目。对于纳入补贴范围的机具,要求实行敞开补贴。自治区突出绿色和特色导向,大力支持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离田、保护性耕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机具装备和葵花、中药材等特色机具;同时,对畜牧业机具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自治区财政再给予20%的累加补贴。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服务组织如果购置补贴范围内的机具都可以申请补贴。如果确实因为资金紧张,当年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可以在下年度优先给予补贴。

二是办理补贴更加便利。在政策实施层面上采取了“定额补贴、自主购机、先购后补、旗县结算、直补到卡”的操作方法,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服务组织在购买农机以前,是不需要先提出申请的,购买机具以后,按照程序直接申请补贴就可以了。从今年开始,我区积极探索利用手机APP和现有的信息平台,在网上办理补贴,目的就是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广大购机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三是监督管理更加严格。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强化监管放在首位,坚决依法惩处失信违规行为,严格防控系统性风险。今年,自治区农牧厅与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强化纪律约束的通知》,压实了部门责任,明确提出了加强系统内部管控、联合查处违规行为、加强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过一系列监管措施,坚决查处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确保政策的廉洁高效实施。

谢谢!

 

内蒙古日报记者:请问下一步自治区发展农业机械工业有哪些思路和政策?

乔洋:内蒙古是农牧业大省,市场需求突出,下一步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制造业,重点在生物质收贮、青饲料制备、节水灌溉、马铃薯播种收获、牧草生产等领域,积极推进高端农牧业装备创新与产业化,具体支持方向如下:

一是大力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围绕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加快农牧业机械制造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自治区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在我区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明确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多方位支持。如对自治区认定的成长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支持;对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支持;对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制造业项目,按照总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费用补助等等。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依托农牧业机械制造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开展主机装备和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解决农牧机产品结构性矛盾,显著增强农牧业机械工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自治区农机企业开展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促进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自2016年起,我厅积极推动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认定及保险补贴试点工作。截止2019年,有24家农机装备企业,共计30种农牧业装备产品认定为自治区首台套产品。首台(套)保险补贴政策为农机企业的新产品拓展市场予以保驾护航,为农机设备用户也提供了一份安心和保障。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先进制造。促进行业优化整合,推动农机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特做专,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优势互补、各有所长的发展新局面。为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自治区正在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机器换人工程,支持企业实施重点工序数字化改造。我们也将支持区内重点农机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升生产制造工艺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