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念好“养牛经”打造经济“变形记”——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发展牛产业侧记
2019
10/30
22:27

圈里养的是牛,地里种的用来喂牛,合作社成立的是养牛合作社……在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生活着近1万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都和“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前,记者来到这里,亲眼见到了一个“遍地是牛”的地方,也深入了解到,好腰苏木镇是如何依靠牛产业走出了一条光明大路。

  “我已经养了20多年的牛,很庆幸自己坚持到了现在。”召沙嘎查的马连作为马连种养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作为嘎查的致富带头人,和记者分享了他的经历。2012年8月,马连和朋友合伙成立了合作社,当时,他有60头牛。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合作社经营得并不顺利,连续几年没有盈利。因此,在2015年,同伴纷纷退出了,唯独马连坚持了下来。如今,马连的牛已经有170余头,涨了2倍还多,2018年净收入近50万元,不仅成了致富带头人,还雇了3个贫困户,为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合作社有规模了之后,也不愁没有销路了,牛的价格也非常好,现在大家把我当成了带头人,我就更有干劲儿了!”马连对记者说,今后,他会更加努力,养好自己的牛,同时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大家,争取早日让全镇人脱贫致富。

  养牛,不仅要能养,还要会养,更要养好。在查申套卜嘎查,有这样一个人,他将牲畜改良技术带进了千家万户,他就是乌力吉白乙拉。当记者来到乌力吉白乙拉家时,他刚刚给牛喂完料回来。知道记者来意后,他有些害羞。“我功劳可没有那么大,只是碰巧学会了这个技术,当然要让大家都受益。”他告诉记者,2000年4月,巴彦淖尔苏木举办了“无公牛冷配”技术培训班,镇里得知他以前当过兽医,熟悉相关知识,便派他去学习。同年6月,他开始用该技术进行配种试验。当时,大部分人并不了解这项技术,所以不信任他,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最终,他用68头牛进行了试验,成功64头,成功率高达94.1%。“改良后的牛品种好、价格高,现在大家都认可了。”乌力吉白乙拉说,看到别人尝到了“甜头儿”之后,大家便慢慢认可并接受了这项技术。19年间,乌力吉白乙拉已用该技术为全镇近6000头牛成功配种,在为贫困家庭免费配种的同时,还自愿申请结对帮扶了嘎查3户贫困户,田仓就是其中之一。“乌力吉白乙拉经常来指导我养牛技术,还帮我免费配种,给我很大帮助。”田仓说,“以前我不相信这技术这么好,现在信了,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也能帮到其他人。”

  目前,好腰苏木镇共有60名改良员,加上农户自己学习掌握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全镇90%以上的牛应用“无公牛冷配”技术。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南白音套海嘎查,依托扶贫资金,嘎查发展了集体经济。2017年8月,南白音套海嘎查建设了养殖小区、养殖基础设施,置办了养牛所用机械等。2018年8月,购买了37头基础母牛、1头种牛,由嘎查负责养殖,到今年6月,除去成本,净收入约7万元,将用于嘎查公共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今年7月,嘎查将集体经济改为承包制,承包人为嘎查达李宝。“承包后成本少了,但个人风险增加了,不过我有信心,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也能为改变嘎查的经济面貌作贡献。”李宝告诉记者,承包费为8.5万元,作为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其中60%用于偿还嘎查集体经济建设拖欠款等债务,20%购买嘎查办公用品,剩余20%用于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生活救助及嘎查公益事业等,当债务偿还完毕后,所有集体经济收入都将用于嘎查公共事业。“虽然才刚刚开始,不过我们相信,这一定会为嘎查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正在南白音套海嘎查扶贫的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直属机关党委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枫非常看好这一项目。

  做生态文章,建牧业强镇。好腰苏木镇因地制宜,有效合理利用本地资源,正依靠着自己的牛产业向更“牛”的方向前进。(记者 张兆琪)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