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通辽市科左后旗“生态产业精准扶贫”和“黄牛产业精准扶贫”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10月17日,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该旗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近年来,科左后旗把黄牛产业和生态建设作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根本性举措来抓,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工作思路,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集中会诊,对症施策,积极推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5年来,全旗累计减贫11688户30353人,贫困综合发生率由2014年的11%降至1.21%。
牵住“牛鼻子”赶着黄牛奔小康
科尔沁黄牛名号很响,养黄牛让贫困户稳定脱贫,正成为通辽市科左后旗利用资源优势、实施产业扶贫的亮点。旗委、政府将黄牛产业作为群众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先后出台10项支持政策,引导贫困群众养牛致富,走出了一条“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草畜平衡,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201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养殖大县名录。目前,全旗黄牛饲养量达到88万头,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养牛6.86万头,人均2头牛,全旗已脱贫户中有80%以上通过养牛脱贫。
推行四种模式,确保贫困群众家家有牛养。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创新贫困户贷款饲养基础母牛“四种模式”,将贫困户分为“能贷能养、能贷不能养、不能贷能养、不能贷不能养”四类,分类制定针对性措施,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家家有牛养,无劳动能力的户户有分红。对能贷能养的,全部给予贷款支持,鼓励群众自繁自育自养,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对能贷不能养的,利用贷款购牛,通过合作社合养、大户托养、亲友代养等方式养牛;对不能贷能养的,使用扶贫项目资金统一购牛,交给贫困户饲养;对不能贷不能养的,由镇村帮助协调项目资金,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签订协议,进行资金托管,享受利润分成。
创新金融产品,确保贫困群众有钱养牛。旗财政先后投入6500万元风险抵押金,存入农业银行、旗信用联社,放大十倍予以发放。创新金融产品,推出“肉牛贷”“繁育贷”“惠农E贷”等,用科技手段将非标准化、不能确权抵押的肉牛活体资产转变为标准化、可确权抵押的金融性资产,开创了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和企业等多方合作的新模式,支持肉牛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和农户肉牛养殖,最大程度满足资金需要。
同时,协调金融机构对贫困户实施“三优五不一增一减”、延长贷款周期、无还本续贷等多项优惠政策。2014年以来,全旗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扶贫贷款12.83亿元,居全区首位。2017年、2018年,科左后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精准扶贫十佳县域银行”称号。
转变经营方式,确保贫困群众养好牛。培育产业指导员和畜牧技术服务员1055名,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指导贫困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实行种养结合。全旗每年种植青贮都在120万亩以上。完善配套服务,建立健全旗镇村三级服务网络,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建立黄牛改良站、防疫站各22个,村级冷配点960个,全旗黄牛冷配率达到100%,母牛繁殖率提高到90%以上,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实现100%。鼓励贫困户为基础母牛办理养殖保险,损失一头牛可获赔8000元,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养牛多收益。引进牛肉及牛副产品深加工企业4家,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536个,引领黄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打造了“科尔沁肉牛”品牌,“科左后旗黄牛”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科尔沁牛业”是通过牛肉产品有机认证的企业,也是中国牛肉行业进入世界肉类组织的企业,“科尔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搞活交易市场,大力推行线上线下交易,仅科左后旗科尔沁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黄牛就在60万头以上。
握紧生态“金钥匙”实现治沙与治贫双赢
科左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科尔沁沙地曾经是全国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沙化面积一度达到近80%。面对生态和民生的双重压力,旗委、旗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造林、管护和益贫性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既让沙地增绿,又让群众增收的发展路子。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738元。
创新造林机制,大规模生态修复促增收。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用好财政补贴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生态建设,并采取专业施工、保活造林的模式,实行大规模连片治理,大大提高了生态治理的速度和质量,每年以100万亩左右的规模加速推进,已完成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609万亩,实施村屯绿化858个,通道绿化1800多公里,林草覆盖度达到80%以上,全旗土地沙化退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林草植被迅速恢复,沙地治理项目区内耕地粮食单产大幅提高。
坚持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增收。积极调整林草种植结构,促进沙地治理由生态型向生态和效益并重转变。鼓励农牧民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地块、采伐更新迹地、庭院周边等地,种植优质牧草、药材,栽植大果榛子、锦绣海棠等经济林,以结构调整促进增收。2014年以来,建成果树和种苗基地4万亩、木本油料和林板一体化基地10万亩,建设蒙中药材种植采收基地50万亩,种植紫花苜蓿6万亩。
突出绿色发展,搞活生态文化旅游促增收。实施“全域、四季、旅游+”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大青沟、“敖包相会”文化旅游主题小镇、乌旦塔拉五角枫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带动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产业增收。其中散都苏木车家村开发建设草甘沙漠旅游区,带动33户贫困户117人整体脱贫,被评为自治区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建立益贫性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管护促增收。在生态治理中,优先吸纳贫困农牧民务工或直接参与到苗木抚育管理、树木栽植、后续管护等工作,带动贫困农牧民创业增收。在全市率先实行全域全年禁牧政策,建立了农村牧区综合执法大队,聘用610名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为生态护林员,年人均工资1万元。
建立激励机制,落实生态惠民政策促增收。采取有偿流转土地的方式,鼓励群众将沙化土地退出来用于造林种草,群众将土地交给专业造林队伍保活造林3年后,按照“树随地走”“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将林木再移交给农牧民,既解决了后续管理的问题,又增加了农牧民资产收益。落实生态奖补政策,年均发放各类生态补贴资金1.24亿元。(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洪申 实习记者 赵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