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转型·创新·高起点——看呼和浩特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
09/11
16:21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首府呼和浩特17224平方公里土地上,一项项承载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建设百舸争流,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遵循党的十九大指明的方向,这片热土每天都有新变化。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91.5亿元,同比增长4.9%,在我区总量排名位居第2位。

如果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比作一次赶考,那么这份“成绩单”就是呼和浩特交出的一份不懈进取的答卷。

正如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冯玉臻所说:“呼和浩特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实际,围绕精一产、优二产、强三产,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一条具有首府特色和优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口和着力点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常年关注呼和浩特市发展的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盖志毅评价说,“紧紧扭住转型‘牛鼻子’,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从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主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

看传统产业:

“中国乳都”升级版正跟着《乳业升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跨步而来:设立乳制品研发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建立乳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乳业大学。未来,这里将培育起世界级乳业集群,伊利、蒙牛迈向世界乳企5强……

“伊利、蒙牛2017年销售收入双双突破600亿元。”呼和浩特市经信委副主任郭永表示,除这两家企业外,上半年,圣牧高科、富友联合圣牧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试生产,乳制品产业链不断延伸。

此外,呼和浩特市在火电企业全部推行清洁生产行动,全市30万以上火电机组基本实现超低排放,到2019年底现役老旧机组将全面完成升级改造。而且,全市所有电力企业、56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入自治区交易平台,仅2017年就为用电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6亿元。

石油化工产业更是引进了总投资117亿元的久泰煤制100万吨乙二醇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看新兴产业:

呼和浩特市顺应大势,立足优势,始终都保持着特有“属性”,避免同质化竞争,重点围绕光伏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在做优做强新兴产业过程中培育壮大新动能,下好了一招先手棋。

目前,光伏材料产业已汇集了中环光伏、浩源碳纤维、晶环蓝宝石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其中,中环光伏四期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形成25GW单晶硅生产能力,产能全球第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

呼和浩特市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的重要产业增长点,依托金山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经建设投产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项目。今年,又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南京开沃集团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亿纬锂能动力电池等项目。

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作为首府举全市之力打造的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大运营商全部入驻,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70万台,居全国第一,上下游企业达400多家,建成呼和浩特至北京4条直通光缆。下一步,该市将以建设国家级数据中心为基础,围绕构建完整产业链,积极推进大数据与金融、旅游、文化、医疗、教育及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呼和浩特市打造成为“中国云谷”“中国数谷”。

生物医药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金达威集团生产的辅酶Q10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0%,金宇集团打造的两个国家级兽用疫苗实验室和产品处于世界一流、全国领先地位。

再看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针对园区“空心化、大杂烩、同质化、保障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呼和浩特市以优化园区规划布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激发园区改革活力为目标,全面启动实施园区振兴战略。

围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完善各园区发展定位和利益共享机制,对10个重点产业园区进行合理布局、提档升级。以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提升园区承载保障能力。同时,启动实施城区及周边工业企业搬迁计划,推进园区加快转型,推动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创新始终是重要支撑力量。呼和浩特市依靠创新,建立起新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的整体效益和效率。

9月3日,在位于新城区呼和浩特科技城智慧产业研究院展厅里,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才站在成垛的牧草旁向记者介绍:“作为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我们扎根草牧业领域,建起院士专家工作站,就是要通过科技研发和经营模式创新,实现从‘优质牧草’到‘放心乳肉’辐射全国的生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从而带动周边农牧民脱贫致富。”

平台建设、环境打造、人才引进,呼和浩特市从这3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建平台,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呼和浩特科技城,同时,配套建设了人才公寓,生活配套设施跟进,为吸引企业、人才来呼投资兴业提供优质平台保障。

优环境,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办法,设立8亿元创新奖励扶持资金和10亿元的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产学研专项资金,为创新要素集中集聚提供了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引人才,推出了“人才新政九条”,大力吸引集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全市298家企事业单位引进了745名紧缺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保障。

9月4日上午,首列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中欧班列从和林格尔新区沙良站鸣笛启程。这趟中欧班列全列编组41个集装箱,搭载机械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由阿拉山口出境,跨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行程约9000公里,15天后到达中欧目的地。

此次班列搭载的汽车配件由上海和旭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目前,该企业落户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投资规模20亿元。

和林格尔新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区经济发展新引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区规划建设以来,一年起步各项任务如期完成,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对标雄安,和林格尔新区谋定后动。

机器鸣响,车辆交织,塔吊林立,走进和林格尔新区各个施工现场,那种热火朝天的场景让人振奋。

“我们高起点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13个专项规划,高水平编制了新区总体方案,征求相关部委意见并已通过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待国务院审批。”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青介绍起新区建设情况如数家珍,“我们全面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通过与专业招商机构开展合作,外派招商力量,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开工建设金融小镇、教育小镇等产业发展平台,微软创新孵化器、银帝集团人工智能交通等一大批填补自治区产业空白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与清华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开展多项合作,逐步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体系。”

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方面,实施“两河一廊道”生态治理和云谷片区生态绿化工程,金盛快速路改造、核心区配套路网、电力管廊等项目进展顺利。

目前,新区已建立院士工作站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科技创新载体40个,众创空间试点基地16个,真正打造出干事创业的一流平台。

一早,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天花园的范老师,在临出门上班前打开了手机里安装的“掌上青城”APP。“我在大学城上班,在APP里输入92路公交车查询,就可以看到公交车到离我最近的商品交易中心站需要多久,方便省时。”

进门刷脸、小区实时监测环境质量数据、看病手机挂号……随着智慧呼和浩特建设成果的显现,市民踏上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之旅。

呼和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步入快车道。目前,完工6个智慧城市项目。其中,呼和浩特市政务云中心已经运行2年,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47家委办局,5家二级单位,149个业务系统已经迁入。呼和浩特市智慧税务、社会信用信息平台、行政执法监督平台项目均已经上线运行,宽带中国项目按照创建国家宽带示范城市目标任务超标或达标完成,14万张青城市民卡全部投入使用。

据呼和浩特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首府还有16个在建设智慧城市项目。其中,除了人口数据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3大库外,还有政务服务与网上审批平台、平安首府管理与指挥平台、智慧化城市管理综合平台3大平台以及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管理、智慧水务、智慧消防、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市政府网站群集约化平台督查管理系统、网上信访系统、电子政务内网等项目。

呼和浩特智慧城市建设正从城乡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在民生领域高效配置智慧化资源,重点解决便民、惠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问题。关乎民生福祉的社保、医疗、健康、教育、养老以及衣食住行的扶贫云平台、基本医保精细化管理云平台、智慧食品药品监管、智慧社区、人工智能停车试点项目等13个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前期工作。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呼和浩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幅“累累硕果满仓归”的精美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刘洋)

责任编辑:王晓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