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天的稀土高新区,仍然没有丝毫沉寂的迹象。在喜凯隆年产40万吨铝合金20万吨工业型材项目现场,两台混合炉已隆隆作响开始了试生产。宽大的车间内,一组组银色的铝棒整齐排放在一旁,看起来十分抢眼。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个项目从今年3月开始建设,到目前供水、供电、燃气及生活排污均已接通,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这样的建设速度是过去少有的。”
(图片来源:互联网)
和喜凯隆项目一样,包头稀土高新区重点项目正稳步推进。截至今年10月底,包头稀土高新区119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总投资为689.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80.7亿元,1-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263.6亿元,完成2017年计划的94%。其中一产2项,总投资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4亿元;二产92项,总投资37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05.9亿元,占总项目数的77.3%,项目数居包头市第一;三产25项,总投资308.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1.4亿元。立项、规划、土地、环保手续四项手续全部办结104项,办结率87.4%。截至目前竣工投产48项,预计年底竣工投产64项。
据介绍,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项目建设呈现出“关联集中度高、土地利用率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两高一强”特征,项目含金量进一步提升。
产业集中、关联度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包头稀土高新区项目主要集中在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铝铜有色金属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其中稀土新材料及深加工就占了46项,全部项目建成后,园区稀土产业的规模将达到全国的1/3。铝铜产业不断延伸,现有88万吨电解铝产能,下游配套的铝合金深加工能力达到130万吨,所有电解铝将全部就地转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10万吨粗铜也将全部加工成电解铜,并延伸到技术含量较高的超细铜丝、铜焊丝、特种合金等领域。新材料—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及无人机产业链、高速骨干光纤路由—大数据中心—电子商务、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和其他大数据服务产业链也开始建设。
建设空间布局集中,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稀土深加工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建和已建成标准厂房及配套服务设施50万平方米,目前已进驻60多家企业,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性企业。通过土地集中连片开发,为包头稀土高新区节省了大量的建设用地,拓展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使土地资源对项目建设的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同时,由于配套服务的完善,企业拎包即可入驻,使项目建设的进度大大加快,不少项目当年入驻、当年见效,企业资金占用得到缓解,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大大增强。
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大型科研机构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包头稀土研究院等机构与企业的关系日趋紧密,技术成果纷纷落地进入产业化,仅一年时间就有大型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高纯氧化铝、稀土钛合金、金属表面处理等10多项成果落户包头稀土高新区,由此带动包头稀土高新区产业向高端迈进。
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在大力推进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包头稀土高新区还加大力度,储备搜集并上报明年的重点项目。经过几轮征集,共搜集并上报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4项,计划总投资762.7亿元。(张海芳)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