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内蒙古阿拉善盟引进社会资金开展1∶5万矿调探索
2013
05/10
15:21

一般而言,公益性地质工作由公共财政出资,成果社会共享。然而,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质找矿有了新的探索:通过引进社会资金开展1∶5万区域矿调填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起因:成矿潜力大,工作程度低,尝试引进社会资金开展矿调

位于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国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从地质学角度看,阿拉善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接合部,国家重点成矿带北山成矿带穿越境内。地质人看好这里,是因为它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备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背景。

然而,阿拉善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低则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

据介绍,内蒙古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整体落后于中东部,直到2006年才完成中比例尺区调——1∶20万区调。对找矿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比例尺区调工作——1∶5万区调始于1972年,到2012年底仅完成18.9%,远低于27.3%的全国平均水平。而偏居内蒙古最西部、环境艰苦的阿拉善盟,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更低,如果按部就班地等待自治区财政安排经费去做,很可能遥遥无期。

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建国介绍,阿拉善盟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低,又处于国防前沿,加上几十年来行政区划在相临省区之间变来变去,基础地质工作无人投入,地方财力也很有限。

为加快找矿突破,提升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阿拉善盟2009年开始尝试引进社会资金开展1∶5万矿调。

天拓矿产有限公司则成为“吃螃蟹”的第一人。

“作为社会投资人,为何有信心进入风险大、投资收益不确定的1∶5万矿产调查领域?”当记者将心中的疑问抛出时,公司负责人高志强用“上船”来比喻他们的工作: “当初我是外行,别人讲1∶5万矿调是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做得少,肯定赔。那么效益在哪儿呢?只能投得大、做得多,投资回收期长些。这么做,也有风险,但会降低风险。于是我们投钱‘上船’开始干。2010~2012年,我们开展了52个图幅的1∶5万区域调查填图,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

做法:企业出资,政府监管,发挥企业积极性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人特别强调了一点:引进社会资金开展1∶5万区域矿调,最关键的是质量。

从2005年起,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就已经开始尝试引进社会资金开展基础地质工作试点,做法是填一幅1∶5万矿调图给投资人配1~2个矿业权。但企业干着干着,往往只去专注于某一前景好的地区,发现某个矿化点,就只往那个点投,导致整个1∶5万矿调区域调查质量不高。后来,这种试点便停了下来。

此次阿拉善盟开展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则在机制上作了全新探索:不给矿业权,而是给利益。

记者对此不解:“社会资金做基础地质工作不与矿业权挂钩,那企业收益如何实现?”

“是在矿调成果汇交、找到的靶区出让后,从返回盟市收益分成比例中来实现。利益的实现与填图质量挂钩。”张建国解释说。

即便如此,社会资金从事这种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的风险依旧巨大。“我们也意识到,假如矿调发现的异常等成果不明显,假如选定的靶区特别少,即使招拍挂,肯定也要赔钱;假如发现的矿产地卖不出去,或者能卖又卖不到那么多钱,还是要赔的。”张建国表示,“但阿拉善盟境内有国家重点成矿区带,有找矿潜力,这是吸引社会资金的魅力所在。”

对风险的规避及对新机制的探索,驱使投资人、政府管理部门作出新选择:

为保障区域矿调成果质量翔实可靠,投资方须在项目总预算的基础上另加20%的资金,用于项目监管和管理;聘请内蒙古地质界“泰斗级”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作技术支撑。

项目实施过程中,投资方成立了“项目管理部”,聘请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理;为实现最佳找矿效果,在保证完成总体设计工作量的前提下,对项目找矿工作量实行灵活管理,各项目可根据找矿工作需要,经专家组评审备案后,据实调整工作量。

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对1∶5万矿调项目的招投标、队伍选择、资金使用等严格监管;矿调经费标准、技术标准严格按国家、自治区标准执行。

——招投标。阿拉善盟筛选出额济纳旗饮水井等52个图幅作为首批1∶5万矿调区域。对各项目立项依据、任务目标、工作量布置、预期成果及资金预算等进行认真审查和可行性论证。招投标进行队伍选择时,注重承担单位资质、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以公平、公正、合理、择优的原则,最终选定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等10家单位。

——资金使用。投资方将项目资金一次性全部拨付到账,国土资源部门对投资方资金指定专人监管,专款专用;国土资源部门、投资方和项目承担单位三方签订合同,明确项目经费总额,签订拨款计划书,分批按工程进度拨付项目经费。

——验收。首先,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单位、项目、野外作业组三级质量体系,坚持“三检”(日检、阶段检、年检)制度,保证野外第一手资料丰富翔实、准确可靠。其次,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严格野外验收。比如,矿产地质调查野外验收,聘请资深专家对野外取得的所有原始资料进行检查。野外检查的路线、剖面随机抽取确定,路线检查的重点为点位、点性、填图单位划分、野外原始记录内容等,剖面检查的重点为剖面位置、分层精度、剖面记录等。重点工作区则重点检查,对每个重点区内发现的矿点和矿化点的产状、规模、矿化蚀变类型、工程控制、样品采集等进行野外检查认定。化探野外验收主要对采样布局、点位到位、定点标志、采样方法、样品加工等进行抽查,抽检率5%左右,并论证化探工作的真实性和分析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最终成果采用初审、终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

阿拉善盟局负责人把这套做法概括为“企业出资、政府监管,又发挥了企业的积极性”。张建国认为,新机制下,填图的预算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项目招投标、实施、验收,按国家规定运作,这使1∶5万矿调质量有了基本保障。社会出资,又使投资主体落在实处,投入专家检查的次数更多了,质量监理跟上去了。

效果:提高了地质工作程度,资料真实可靠,成果社会共享

社会资金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到底效果如何?

阿拉善盟历时3年,共填图52幅,取得提交375处异常等明显成果。

——完成调查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提高了当地的地质工作程度。划分了地层单元、建立了地层层序;确定了侵入岩的时代和期次;初步查明了大地构造位置和主要构造形迹特征;综合分析研究了各地质单元的含矿性及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与矿产、矿化的关系;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和蚀变信息的提取。

——降低了矿产勘查风险。圈定出1∶5万化探综合异常375处;通过大比例尺地质草测和矿点检查、物化探异常查证,新发现矿点、矿化点94处,其中15处具有良好找矿前景和开发价值;圈定出42个成矿远景区和65个找矿靶区;已有两个区域编制了探矿权设置方案,其中一个已通过国土资源部备案,其他8个项目的探矿权设置方案正在编写审定并将转入市场出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成果社会共享。目前,10个项目中的5个项目成果资料已向自治区汇交。

张建国说,首批1∶5万矿调项目,成果真实可靠,提高了地方地质工作程度,降低了矿产勘查风险;而且,资料汇交了,成果可社会共享。

天拓矿产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志强说:“现在调查完了,我感到有些底气。”

阿拉善盟国土管理部门有关人士预测:如果这次矿调成果能转化成几个勘查项目出让,能回收两三个亿,社会投入的本钱一下子就回来。

对阿拉善盟的做法,内蒙古厅负责人给予了肯定:“如果质量保证了,这是调动地市开展地质工作积极性的探索之举,是拉动市场投入的一项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