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乌海市坚持把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业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观光旅游业等结合起来,在改善农区生活环境、提高农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让产业发展成为农区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既“美了环境”,又“鼓了口袋”。
在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一棵树村的光伏农业科技园区,记者看到,光伏科技温室大棚已建成11栋,108栋温室大棚换田工作也已完成,6月底前可建成130栋光伏温室大棚。项目建成后,可形成一个包含有机蔬菜、菌类、茶叶等农产品的输出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和农业创业基地,同时可辐射万亩滩村、东兴村和四新村。
光伏农业科技园区只是乌海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期间,乌海市根据不同村镇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鼓励农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符合地区实际的农家乐、葡萄酒庄、温室种植、光伏新村等生态高效特色产业。
海勃湾区以沿黄公路及生态建设为中心,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流转,不断整合提升沿黄区域土地、交通等资源,以产业项目为带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和农区种植结构。王元地村依托汉墓广田县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鼓励种植大户成立蔬菜合作社,引导村民进行蔬菜种植,将王元地村打造成蔬菜种植基地;新地村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已引入西梅种植项目;巴音乌素村计划发展光伏发电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与光伏发电复合经济模式,已引入中广核100兆瓦光伏农业扶贫项目;团结新村依托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通过强化农业合作社,建立以温室大棚、冷链物流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新丰村将结合铁路物流园项目,适时引进相关配套产业。
海南区依托正在规划建设的华盛绿能3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项目,打造以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休闲旅游、餐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光伏新村。赛汗乌素村民小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葡萄种植,打造法式风格兼具“红酒”文化特色的旅游村。目前,黄河村民小组旧园改造项目已经确定,葡萄观光长廊原有枯死树木清理工作已完成,赛汗乌素村民小组法式风情居住区和阳光田宇公司葡萄种植基地已基本建成,葡萄酒庄生产车间主体工程已完工。
乌达区坚持“以工补农、以商促农、以旅带农”发展思路,围绕市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沿湖旅游经济带、吉奥尼葡萄酒庄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差异化发展路线,推动“特色、精品”农业稳步发展。目前,市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已投入使用,建成温室主体330余亩,完成种植160余亩。
下一步,乌海市将把壮大产业、打造特色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努力把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做大、链条做长、效益做优,同时创新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紧密型的利益连接机制,进而形成企业增效、产业发展、居民增收的利益共赢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