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切换
新闻
乌兰察布市调结构 提层次 促效益 转型升级化工产业发展
2015
11/09
16:26

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集约型,如今的乌兰察布化工产业发展正努力实现完美嬗变。

2014年6月1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我市调研指导工作时明确指出,乌兰察布提出打造特色化工基地的思路完全符合乌兰察布实际,也符合内蒙古实际,是践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希望乌兰察布要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子,努力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高端化、能源产业规模化。

按照王君书记的指示精神,近年来,我市立足地区优势,把氟化工、石墨化工、电石化工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深加工、长链条、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之路。

坐落在察右后旗建材化工园区的内蒙古港原化工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化工企业中的佼佼者。在2012年,港原公司按照企业发展规划,决定进行产业升级,走低碳环保发展之路,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于是,在察右后旗建材化工园区杭宁达莱功能区,分三期新建了6台3.3万千伏安全密闭电石炉,设计电石产能年产40万吨。

“一期2炉一窑已在2013年建成投产,二期的技改项目也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港原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建的二期技改项目,与传统工艺相比,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和能耗,工艺也更加环保,特别是新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比传统工艺下降80%以上,并且生产每吨电石的水耗小于0.7吨。

港原的成功转型,只是我市走高端化工之路的一个典型例子。从2014年以来,我市主动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紧紧抓住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要求,坚信“只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重化工企业就一定能改造升级为环保企业”,打响了落后产能、推进改造升级攻坚战。

根据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电石、铁合金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促进电石、铁合金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2014年开始,计划在两年内将1.25万千伏安及以下的矿热炉全部淘汰。截至目前,全市已淘汰落后产能38万吨,3万千伏安以上大型矿热炉占全部矿热炉的50%以上。旭峰、多蒙德等一批装备领先、环保工艺先进的循环经济型企业相继投产,行业整体转型升级迈出重大步伐。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我市还大力推进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群。

被誉为中国石墨生产基地的兴和县,在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902亩的瑞盛石墨应用产业园。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周边人员的就业。

“我们园区是集石墨产品研发、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园区的创建不仅延伸了石墨产业链条,提高了石墨产品附加值,也实现了石墨资源高效集中利用。”园区负责人说。

按照我市的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在石墨碳素产业方面,将主要发展石墨烯、石墨纸、电池等高端产业,重点建设以内蒙古瑞盛集团年产20万吨石墨深加工系列产品、内蒙古海霸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亿安时动力锂电池等项目,到2017年,完成投资150亿元,使石墨碳素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墨碳素化工基地。

在氟精细化工产业方面,重点建设以三爱富、拓福公司、永和公司氟化工等为主系列产品项目,到2017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使氟化工综合产能达到130万吨,打造我国北方最大、国内重要的氟化工基地。

在电石化工产业方面,主要以发展糊状树脂、特种PVA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为主,重点建设伊东东兴氯碱化工循环经济项目,蒙维年产10万吨特种PVA、25万吨PVC项目。到2017年,完成投资200亿元,使电石年转化率由37%提高到80%以上,综合产能达到500万吨。

今天的乌兰察布化工产业,伊东氯碱、蒙维科技、瑞盛石墨等一批深加工、长链条、高附加值化工项目陆续投产,察右后旗建材化工园区、丰镇氟化工园区等5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化工产业园区不断壮大。高端石墨碳素产品、精细氟化工产品、电石化工系列深加工产品成为主打产品,并且带动了化工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我市将力争打造成一个石墨碳素基地、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电石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