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杰
张鹰
2015年以来,在新常态阶段性特征日趋凸显、全面改革渐入深化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积极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经济运行呈缓中趋稳、稳中有进态势。
8月1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对外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运行情况中显示,内蒙古工业机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转型升级趋势明显。上半年高新技术、有色、装备制造和农蓄产品加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这几个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3%,比上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能源和化学工业增长放缓,这两个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3.1%,比上年同期下降17.8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一是旅游业较快增长。上半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4.1%,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29.8万人,增长11.9%。二是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0.1%,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是金融业健康发展。截至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7.7%;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433家,实现融资42.9亿元。四是房地产业逐步好转。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和2.9%,降幅分别一季度收窄21.8个和24.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在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八条措施、推动工商注册便利化、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推动下,新设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上半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6.7万户,增长18.9%;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10.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进一步简政放权,公布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权力清单。财税、价格、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积极进展,在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开展“三个一”、“三个互”改革试点工作。招商引资规模继续扩大,引进国内?穴区外?雪资金到位1364.8亿元?熏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熏增长30%。社会民生扎实推进。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低于全年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分别增长7.7%和8.3%,高于生产总值增速;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障标准继续提高。保障性住房、扶贫开发、“十个全覆盖”等重点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包满达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虽然当前内蒙古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经济发展中的利好因素在逐步增多:一是宏观经济环境趋于改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指标等增速有所回升。二是内蒙古部分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和部分先行指标增速不同程度回升。三是利好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强。国家在推进财政资金使用、加大重点领域投资、进一步强化棚户区改造、发展消费金融、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内蒙古在稳定企业生产经营、打通融资渠道、促进投资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简政放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施策力度。
包满达介绍,为稳定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内蒙古强化运行检测分析,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增长,围绕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减轻企业负担狠抓价费管理工作,围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各项改革,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内蒙古上半年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下半年,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抓投资、扩消费、减税降费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陆续落地,内蒙古经济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